最动人的设计与改造,一如自然生长而成。
在意大利,往往很少见到高楼大厦,更多的是古建筑改建。历史的砖墙、纯净的玻璃、黑色的铁门,时代的印记饱尝了风霜,流露着古朴与凝重;通过再设计,设计师将记忆的留存巧妙地整合到新空间中,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,体现着古建筑的价值,享受戏剧性的时空交流体验。
在本期案例中,设计师通过对都江堰古建筑改造,把2000年的自然美景画进了院子。
案例简介
项目名称:闲在·逅舍
项目地址:中国成都
项目面积:5000㎡
项目设计:季意设计工作室
摄影:Icy、十三、UUZIPART
摄影助理:小枝ZIPART
项目用砖:
NANOGRESS ROCK CULTURE:COMODO ,PETRA , GRANITO;
CEMENT CULTURE:NEPHELO;
WOOD CULTURE:NATURALE, NEO;
“因过竹院逢僧话,偷得浮生半日闲。”
闲在,取自于唐代诗人李涉的《题鹤林寺壁》;逅舍,则延续了另一个项目“逅海·朴语”中不期而遇的温暖韵调,“寻一处偷闲之地,住下”,这便是闲在·逅舍设计的初意。
为了保留青瓦屋檐,又要在造型上体现出“舍”字的一撇一拉,所有屋顶都被重新设计为双坡式弧形面。
白日里的阳光,透过四方开口进入房内,在墙身、地面如水幕般漫散流动;夜里,扑闪着眼的繁星、清脆铃铃的虫鸣,又将悄悄地踱着碎步,钻进安睡者的梦里。
“如果可以的话,所有用品都选最好的。”
NANOGRESS的瓷砖、汉斯格雅的洁具、杜拉维特的马桶、金可儿的床垫、澳洲顶级护肤精油品牌Appelles……用最好的材料打造最舒适的空间,这是闲在·逅舍在设计过程中的唯一要求。
▲重新凝聚自然遗落的碎片,打磨掉浮华的表象,沉淀下的便是有着原始灵性的GRANITO,随性率真,却又极致简约。这种矛盾的非理性美,在现代空间里举足轻重。
5000平米的空间被划分为客房和公区,涵盖了阅读室、会议室、休闲区、餐厅、健身房、楼顶瓦上空间等功能区,与客房通过几条动线达到分离,有序过渡。
极富质感的ROCK CULTURE、CEMENT CULTURE、WOOD CULTURE系列瓷砖,不同材质在空间里交汇,达到了一种平静的和谐,“混搭”出独属于闲在·逅舍一种空间气质。
▲NEPHELO,如滚烫的岩浆瞬间冷却。错落与层次之间,随性而寓于规律,在纹路中,窥见延续人性之美的材质美学。
▲NATURALE以弦切大花纹为主要纹理,设计保留了细胞凋亡衰变的黑色树节以及微细的白线肌理,旨在还原出木材的本真,表达木材强烈鲜明的个性。
▲NEO主打舒适干净的新木材的感觉。精选出弦切和径切来呈现出大花纹与笔直条纹,去掉了特殊的刻切纹理,呈现出新木材较为原始的面貌,没有过多繁杂变化,整体视觉更干净舒服。
“作为一家民宿,最好的设计便是能够尽可能满足任何角色的需求。”
鲜有民宿或酒店会大费周章,打破原来千篇一律的模式化客房,而闲在·逅舍的每间房不仅在内部格局和摆设上存在差异,外部景致也各有特色。
35个房间,却拥有17个完全不同的房型,一扇门后就是一个世界。
正是根据这些不同的景致,房间被赋予了极为写意的名字。树木庇荫的“木下”,以前台为界、可远眺群山的“山前”“山后”,仰望星空的“雨上”“雨下”,两面环水的“岛上”……
没人会不喜欢多变而具有新鲜感的空间,或许一家民宿吸引回头客的原因就在于“历久弥新”。
一座民宿,不只是简单的一栋房子,更是设计一种生活形态,一种对生活一点一滴的积累。
而对古建筑的改造,除了前瞻性的设计理念之外,最难能可贵的是,设计师心怀对原有建筑和历史的高度尊重,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建筑的灵魂,从意大利开始,一步步传播到全世界。
意式 | 体验 | 瓷砖